潮生康元华培钧老师从中医角度对感冒症状分析:感冒是一个常见病症,一年四季均可发病,以冬春季最为常见。
一、属性
外感病
外感是由“六淫”(也称“六邪”,“六淫”之气是“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”)之气,由外入侵肌表引起的病症,中医在于治疗感冒上首先要分型,才好对症下药。
二、感冒分型(一).风寒证型感冒
(1)外在症状:
1.发热无汗
2.畏寒怕冷,
3.关节酸痛
4.时而鼻塞或清鼻涕
5.咳嗽有清痰,早晚夜间加重
6.喜喝热水,或者不口渴
7. 舌苔薄白而湿润
8.脉象浮或紧:轻搭即得,
发热轻,无汗,头痛,肢节酸痛,时而鼻塞声重,时而流清涕,喉痒,咳嗽,咯痰稀薄色白,口不渴或渴喜热饮。舌苔薄白而润,脉浮或紧。
(2).证候分析:
风寒之邪外束肌表,卫阳被遏,故见恶寒,发热,无汗;
清阳不展,络脉失和,则头痛,肢节酸痛;
风寒上受,肺气不宣而致鼻塞流涕,咽痒咳嗽;
寒为阴邪,故口不渴或渴喜热饮;
舌苔薄白而润,脉浮紧,俱为表寒征象。
(3).治疗方案
1. 中药方剂
辛温解表方:荆防败毒散加减
荆芥9克防风9克生姜3片柴胡6克薄荷6克前胡9克川芎9克积壳6克羌活9克独活9克茯苓12克桔梗6克甘草3克
随症加减:表寒重者,可配麻黄6克、桂枝9克,以加强辛温散寒之力。
2.单方|
红糖姜茶:药性辛温,能发汗解表,祛风散寒,作用缓和,适用于风寒感冒轻症。如果在春冬天受了风寒,喝一杯红糖姜茶,令患者微微出汗,确有祛寒邪之疗效。
(二).风热感冒
(1).外在症状:
1.身体发热但汗泄不畅
2.头胀痛微且怕恶风
3.咳嗽、痰黏或黄,
4.咽喉干燥或咽喉红肿疼痛
5.鼻塞流黄浊涕
6.口渴喜冷饮
7.舌苔薄白徽黄,舌边尖红
8.脉象脉浮数。
(2).征候分析
风热犯表,热郁肌腠,卫表失和,故见身热微恶风,汗出不畅;
风热上扰则头胀痛;
风热之邪熏蒸清道,故咽喉肿痛,咽燥口渴,鼻流浊涕
风热犯肺,肺失清肃,则咳嗽,痰黏或黄;
苔薄白微黄,舌边尖红,脉浮数,为风热侵于肺卫之征。
(3)治疗方案
辛凉解表方:银翘散加减
金银花9克连翘9克桔梗6克薄荷6克竹叶6克荆芥9克牛蒡子9克谈豆豉9克芦根15克甘草6克
随症加减:
头胀痛较甚者,加桑叶9克、菊花6克,以清利头目
咳嗽痰多者,加象贝9克、前胡9克、杏仁12克,以化痰止咳
咯痰稠黄者,加黄芩9克、知母9克、瓜萎皮12克,以清化痰热;
热毒症状明显者,加大青叶12克、蒲公英15克、草河车15克,以清热解毒;
如风热化燥伤津者,可酌配南沙参12克、天花粉12克,以清肺润燥。
2.单方
冰糖雪梨:能清热止咳,适用于外感温热病引起的轻微发热、伤津、口渴症状,具有祛除痰热、滋阴润肺功效。
(三)、暑湿感冒
(1).外在症状
1.身体发热并汗少,
2. 微怕恶风并头昏重胀痛
3. 肢体酸重或疼痛
4.咳嗽痰黏
5.鼻流浊涕
6.心烦口渴,或口中黏腻,渴不多饮
7.胸闷,泛恶心呕吐,小便短赤
8.舌苔薄黄而腻
9.脉象濡数。
(2)证候分析:
夏季感冒,感受当令之暑邪,暑多挟湿,每多暑湿并重,暑湿伤表,表卫不和,故身热,微恶风,汗少,肢体酸痛;
风暑夹湿,上犯清空,则头昏重胀痛;
暑热犯肺,肺气不清,故咳嗽痰黏,鼻流浊涕;
暑热内扰,热灼津液,则心烦,口渴,小便短赤;
湿热中阻,气机不展,故胸闷,泛恶,口中黏腻,渴不多饮;舌苔薄黄腻,脉儒数为暑热挟湿之征。
(3).治疗方案
1.中药方剂
清暑祛湿解表方:新加香薷饮加减
香薷6克金银花9克鲜扁豆花9克厚朴6克连翘9克
随症加减:
暑热偏盛者,可加黄连3克、青蒿9克、鲜荷叶15克、鲜芦根30克,以清暑泄热;
湿困卫表者,加豆卷12克、藿香9克、佩兰9克,以芳化宣表;
里湿偏重者,加苍术9克、白蔻仁3克、半夏9克、陈皮6克,以和中化湿;
小便短赤者,加六一散12克(包煎)、赤茯苓12克,以清热利湿。
2.单方
煲绿豆粥、莲子百合粥、荷叶粥、藿香粥等,对于防暑降温有很好的功效;当然有些肠胃虚弱的人可以适当使用陈皮、茯苓、白术、薏苡仁、芡实作为食材,或者煲汤饮用,以健脾祛湿。
三、预防感冒
1.固表固里
2.去湿寒气
3.防暑湿气
注:本文系原创,由潮生康元企业灸疗专业人士华培钧亲手所写,由深圳红鹊豆网络传媒录制成音频、视频,将在“灸道会”微信公众号平台上播放,目的为传播健康养生知识,但未经华培钧老师书面许可,禁止其他人在任何商业用途使用,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!
已有5人点赞
已有0人打赏
© 2017 看吧网 All Rights Reserved
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责任状
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
看吧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
公司名称:深圳红鹊豆开发有限公司
联系QQ:569161344
联系电话:0755-29450605
公司地址:深圳固戍绵商西乡青年创业园A栋2楼
发表
评论